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研究人员 >> 语言智能教育研究所 >> 正文

解焱陆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0-05-13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解焱陆

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

性别:男

毕业院校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

学历:博士研究生

学位:博士

在职信息:在职

单位:信息科学学院

工作邮箱:xieyanlu@blcu.edu.cn

 

个人简介

解焱陆,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数字媒体专业负责人,美国伊利诺伊大学(香槟)访问学者。

国际语音通讯协会会员,中国计算机学会语音对话与听觉专业组专委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。

担任多个国际著名语音期刊和会议(如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Speech Communication等)的审稿人和程序委员会委员。

主要研究方向:智能语音技术、计算机辅助语言习得

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,申请发明专利19项,已授权15项。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。

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、国家语委重点项目、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平台等多个科研项目。作为主要研究人员,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教育部基地重点项目和北京市科研项目。


主要研究方向

计算机辅助语言习得

智能语音技术

 

教育经历

2002.9-2007.6
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| 博士研究生 | 博士

 

工作经历

2007.7-2010.8

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业务所

2010.9-至今

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

 

研究内容

信息化时代对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模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,借助网络、软件工具、移动端APP包括微信平台学习汉语的海内外学生人数快速增长,北京语言大学智能语音习得实验室(SAIT Lab)主要研究借助智能机器学习技术,辅助互联网+”时代的汉语语音习得。

一、研究目标:实现计算机辅助二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发音的功能

二、研究内容:语音习得, 智能技术

(一)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

1、语音感知

语音学习一直是二语学习的一大难点,二语者的“洋腔洋调”问题首先就在于二语者的知觉问题,不正确的感知导致不正确的产出。感知不正确的成因有音素、声调以及高层级韵律偏误等诸多层面原因。面对二语者感知方面的偏误,知觉训练通过短时间内让二语学习者接受大量的听力练习,从而促进学习者感知能力向母语者方向发展。

2、语音产出

语音的发音及其协同发音变化是言语产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,元辅音的发音及其变化涉及多个发音器官相互协调的快速动作。我们在记录发音人的语音的同时,利用超声图像记录人发音过程中内部发音器官的运动。中介语汉语语音语料库为语音习得智能技术、语音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样本数据。

(二)智能语音习得实验室(SAIT Lab)旨在从事面向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智能信息技术研究。

智能语音教学系统将能够根据老师布置的教学要点,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发音学习、发音评测,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训练,及时提供偏误反馈,跟踪记录学习经历,以及对感知范畴进行检验等。为了更好地解决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,SAIT实验室也对语音相关的其他工作进行研究。

1、计算机辅助语言习得(CALL

计算机辅助语言习得(CALL)是利用计算机帮助学习者学习语言,提供相对方便自由的学习平台。从发音的角度出发,CALL的目标是对学习者学习的语言的语音及韵律等进行训练,包括音位、音节、声调、重音、节奏、语调、焦点等方面。

2、计算机辅助发音训练(CAPT)系统

为学习者提供定性的发音评估,并且对发音错误类型进行检测反馈。CAPT系统在感知、构音、交流三个环节中对多个层面的语音单元进行训练:音段、声调、韵律短语、焦点和语调、节奏。

三、成果与交流

目前,SAIT实验室已经利用深度学习等方法对音段及声调等单元进行建模,在声调评估、 发音偏误检测,韵律边界检测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果,并在语音合成、韵律建模等领域对CALL做出一些辅助性成果。同时实验室也在探究语言内在的通讯原理,从信息的角度考察不同的音段和超音段在言语交流中的作用,以期为其他语言工程提供证据及指导性意见。实验室开发的汉语学习APP已在安卓和苹果商店上线,搜索“SAIT汉语即可下载试用。

SAIT实验室在二语语音习得、实验语音学、语音通讯建模、语音识别和合成技术、有反馈CAPT、知觉训练、韵律建模等领域取得一批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,近5年来实验室在国内外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、申请了十来项科学发明专利,并和国际上多所高校开展了学术合作,这其中包括美国、日本、欧洲、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世界知名大学。